鲁东大学水产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大一新生认知实习 ——触摸行业脉搏,筑牢专业根基

时间:2025年09月30日

为帮助大一新生扣好大学生涯“职业第一粒扣子”,深化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认知,减缓未来职业发展迷茫,鲁东大学水产学院于2025年9月22日至26日,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开展系列专业认知实习活动。同学们先后走进校内实验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海洋牧场及行业龙头企业,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汲取精神力量、探寻行业前沿,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实验室里启新知,零距离感受科研力量

9月22日,认知实习首站聚焦校内最新科研平台。在常林瑞老师的带领下,新生们走进忠秋楼实验室,开启了与水产科研一线的“零距离”接触。实验室中,组织包埋-观察系统、蛋白免疫印记检测系统、荧光定量PCR仪、酶标仪及荧光显微镜等生物仪器依次陈列,常老师结合各类实验仪器功能与应用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解水产学院核心研究方向、代表性研究成果,巧妙地将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科研实践场景。

在忠秋楼辅楼的养殖实训区,海马、扇贝、皮皮虾等实验海产品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王晓娜老师围绕实验室水过滤系统的工作原理展开细致科普,并现场示范海马性别辨别方法,从生态环境调控到生物特性研究,层层递进地讲解,让新生们对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范畴有了更具体的认知,科研探索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二、红色基地忆初心,传承“永怀精神”强信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星辰般闪耀,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为厚植新生爱国主义情怀,9月24日上午,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苗、专任教师冯艳微副教授以及王强老师带领全体大一新生前往威海荣成郭永怀纪念馆,开展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走进纪念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资料、场景复原装置及多媒体展示,全景式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从海外求学、毅然归国到潜心科研、壮烈牺牲的伟大一生。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郭永怀先生的坚定信念,让在场每一位同学深受触动。当短片播放至郭老先生生命最后一刻,仍将实验数据手稿紧紧护在怀中,以身体为屏障保护科研成果时,不少同学潸然泪下。这份“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赤子之心,正是“永怀精神”的深刻诠释。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郭永怀先生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专业所学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三、海洋牧场探创新,解锁“蓝色粮仓”发展密码

9月24日下午,实习队伍走进山东荣成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启“探秘蓝色粮仓,发展海洋经济”的实践学习。在人事经理张筱雨的引导下,同学们沿着“藻类养殖基地—陆基育苗车间—海上养殖区”的路线,实地观摩海产品生态养殖、苗种繁育、水质监控等关键技术环节,近距离感受现代渔业与海洋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海洋牧场展示厅,丰富的图文资料、立体海洋模型及水产标本,生动呈现了我国海洋牧场“从浅海到深海,从近岸到离岸”的生态发展路径。“我们正推动海洋牧场从单一生产向‘生态养殖、科技研发、休闲旅游、科普研学’复合功能转型。”基地负责人详尽地介绍,让同学们对“藏粮于海、放鱼养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认识到“海洋强国”国家战略的实践意义。

四、以分享促提升,以复盘强认知

为系统梳理认知实习阶段性收获,推动新生将实践见闻转化为专业认知,强化实习体验的深度与广度,9月25日,鲁东大学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苗、专任教师赵阳及王强联合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开展认知实习PPT成果分享会,为前期“实验室启智—红色基地铸魂—解锁‘蓝色粮仓’发展密码”的实习历程搭建成果复盘与思想交流的平台。

分享会上,同学们围绕9月22日至24日的实习内容展开创作与汇报:从忠秋楼实验室里“蛋白免疫印记检测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科研仪器的认知记录,到海马养殖实训区“水过滤系统原理、海马性别辨别方法”的细节拆解;从郭永怀纪念馆中“以身护手稿”的精神感悟,到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藻类养殖—陆基育苗—海上养殖”全链条的实践观察,同学们以图文结合、动态演示的形式,将零散的实习见闻转化为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PPT作品,既呈现了对水产科研场景、行业技术的直观认知,也传递了对“永怀精神”“海洋强国”等理念的深刻思考。汇报过程中,杨苗副书记与赵阳、王强老师结合汇报内容,从“专业术语准确性、实践与理论结合度、逻辑框架完整性”三个维度进行点评,既肯定新生对实习细节的精准捕捉,也针对“科研仪器原理阐释、海洋牧场技术流程梳理”等内容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新生进一步夯实认知基础。

此次PPT成果分享会,不仅是认知实习的“中期复盘站”,更是新生专业表达能力与思维整合能力的“练兵场”。通过“梳理—创作—汇报—点评”的完整流程,同学们将碎片化的实践体验转化为体系化的认知成果,既深化了对水产专业“科研—产业—生态”多元维度的理解,也为后续走进龙头企业、探索行业前沿奠定了认知基础,进一步筑牢了专业学习的信心与方向感。

五、龙头企业学前沿,见证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由水产学院专任教师张秋胜和魏磊副教授带队的认知实习走进国内水产养殖领域龙头企业——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王晓梅热情接待师生一行,在企业展厅,通过宣传片与实物展示,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明波水产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以及在海洋牧场建设、优质品种育种(如“蓝钻一号”)等领域的创新成就。

沿着养殖车间参观通道,自动化养殖设备、精准环境调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映入眼帘,教师与企业负责人结合生产实际,详细讲解水产养殖从苗种培育到成品养殖的全流程技术要点。在产品体验厅,同学们现场品尝企业最新研发的鲜甜蛤蜊肉,直观感受现代渔业“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品质把控体系。此次明波之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当今科技发展为水产养殖行业注入的强大动能,“原来水产养殖早已不是传统的粗放模式,而是以种业为核心、智能装备为支撑的科技化产业!”同学们在交流中感慨,对行业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六、实习收官启新程,专业自信扎根心底

通过本次认知实习,无论是从实验室的科研启蒙到红色基地的精神洗礼,还是从海洋牧场的生态实践到龙头企业的前沿探索,丰富的实习内容让大一新生们全方位触摸水产行业脉搏。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习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清晰看到了课堂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未来将以更明确的目标投入专业学习,主动寻求实践机会,努力成长为懂技术、善创新、有担当的水产行业人才,为我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电话:0535-6697523

  •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学院微信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09096634号

鲁公网安备号 37060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