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至21日,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莅临鲁东大学崆峒岛育种基地进行考察交流。参加本次考察交流的专家有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双壳类营养与饲料岗位科学家、宁波大学徐继林教授,苗种繁育与遗传评估岗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涛研究员,收获与加工装备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沈建研究员,宁波大学廖凯副教授,荣成市荣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闫荣金总经理。鲁东大学方面,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头足类养殖岗位科学家杨建敏教授携团队核心成员冯艳微副教授、李赞副教授及崆峒岛育种基地李彬主任热情接待并全程参与交流。
考察期间,在杨建敏教授引导下,专家团参观了崆峒岛育种基地种贝促熟车间、饵料培育间、贝类育苗车间,潮间带养殖池塘、保种海域及基地实验室等核心功能区域,对崆峒岛育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条件保障及当前各项工作推进现状有了全面且直观的了解,对基地在贝类(含头足类)育种与养殖方面的规范化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杨建敏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头足类养殖团队全面介绍了岗位的总体工作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工作规划。同时,杨教授还汇报了团队在牡蛎、刺参等重要经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展示了鲁东大学在该领域的创新活力和深厚积累。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头足类养殖岗位多年来的工作成果。围绕贝类(含头足类)养殖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瓶颈与技术难题,专家们各抒己见,分别从贝类育苗、人工配合饲料研发、贝类收获与加工装备、养殖模式推广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与经验分享,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宝贵建议。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不仅是响应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更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探索技术创新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它有效加强了鲁东大学头足类养殖岗位与体系内各兄弟岗站在产学研等领域的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对鲁东大学头足类养殖岗位在推动生态渔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持续赋能我国贝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撰稿:冯艳微;初审:王婷婷;终审:郭连军)
电话:0535-6697523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学院微信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09096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