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水产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蓝色粮仓讲堂7】邵长伟研究员作水产种质资源科学基础与智慧育种技术体系报告

时间:2025年04月11日

2025年4月1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邵长伟研究员因应邀在蓝色粮仓讲堂作题为“水产种质资源科学基础与智慧育种技术体系”的学术报告。水产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邵长伟研究员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水产种质资源的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他首先从种质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出发,明确了种质资源的核心属性深入解析了水产种质资源的人工驯化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从头驯化设计育种理念详细介绍了一整套从系统调查、全面保护、精准评价、到深度解析与创新利用的完整技术路线,并具体阐明了智慧育种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应用。

邵长伟研究员团队构建的智慧育种体系不仅极大提升了水产种业的育种效率,更为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我国“蓝色粮仓”建设筑牢了科技基础。

报告结束后,邵研究员与现场师生热烈交流互动,积极回应了师生们关心的种质资源保护与智慧育种相关问题,鼓励大家扎根科研实践,助力水产种业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实现。


 


邵长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海洋大学和东京海洋大学博士,主要从事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人才工程,并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10项。牵头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建成我国保存量最大的海洋渔业生物基因资源库,绘制迄今为止最大动物基因组参考序列,创新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表观遗传理论,研发鱼类表观基因编辑技术和生殖干细胞精准移植技术,创制出多个鱼类优异新种质,实现了从种质资源鉴定评价遗传解析到开发利用全产业链条的科技创新。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10余项Cell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 等发表SC1论文100余篇,先后被ScienceCellNature等期刊引用5100余次。受聘Zoological Research等6个期刊编委。


  • 电话:0535-6697523

  •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学院微信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09096634号

鲁公网安备号 37060202000109号